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
编号:13656212
血液指标在脑梗死和冠心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指标在脑梗死和冠心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冠心病组)、脑梗死患者92例(脑梗死组)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体检组),比较冠心病组及脑梗死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健康体检组作比较。结果:冠心病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12.48±1.28)fl及大血小板比例P-LCR(46.80±33.73)%,脑梗死组血小板计数PLT(195±65.7)×109/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冠心病病组、脑梗死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或<0.01)。结论:定期检测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血小板参数; 血液流变学; 冠心病; 脑梗死; 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4-0069-02
, http://www.100md.com
    冠心病及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两者具有共同的病理过程[1],即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而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2-3]。本研究分别对冠心病组患者、脑梗死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并与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旨在探讨血液指标在冠心病及脑梗死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及同期就诊及住院的脑梗死患者92例,均符合冠心病及脑梗死相关诊断标准[4]。其中冠心病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52例,脑梗死组均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设健康体检者100例作对照。其中冠心病组,男64例,女36例,年龄42~80岁,平均(67.04±11.47)岁;脑梗死组男60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66.83±13.54)岁;健康体检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42~79岁,平均(66.24±9.35)岁。三组男女性别构成比、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冠心病患者及脑梗死患者入院当日即在卧床休息半小时后抽取静脉血2 ml,置入抗凝管颠倒混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包括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及大血小板比例(P-LCR)。采用众驰伟业ZL9000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红细胞变形指数。选择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者100例的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血指标进行对照研究。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检测数据均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 百拇医药
    2.1 两组血小板参数比较

    冠心病组MPV(12.48±1.28)fl明显高于健康检验组,脑梗死组MPV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PLT(195.0±65.7)×109/L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冠心病组PLT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P-LCR(46.80±33.73)%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脑梗死组P-LCR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冠心病病组、脑梗死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或<0.01),详见表2。

    3 讨论

    血小板参数可体现骨髓巨核细胞的生殖及代谢情况。临床研究表明,血小板参与了冠心病及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5],机制尚未完全探明,考虑与血小板激活后导致的炎性反应及血小板介导的内皮黏附等机制有关,并指出,大体积血小板富含蛋白、酶、糖原及血小板颗粒,具有很强的活性及功能,而小体积血小板则活性及功能较弱,提示MPV与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指标呈正相关。当PLT下降时,MPV则增大,提示MPV与PLT呈负相关。邹蓓[6]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PL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曾婷婷等[5]研究表明,冠心病组患者PLT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脑梗塞患者MPV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L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 百拇医药
    本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组MPV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脑梗死组PLT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冠心病组P-LCR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与曾婷婷等[5]及邹蓓[6]研究结果一致。白丽虹等[7]研究指出,脑梗塞患者的血小板参数随着发病时间的改变而呈动态波动,脑梗塞发病后PLT逐渐减少,发病3~4 d后达最低水平,然后逐渐上升,MPV则逐渐上升,发病5~7 d后达到高峰,然后再逐渐下降,提醒对脑梗死患者检测血小板参数时,应当注意发病时间的因素。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MPV与P-PLR均上升,但曾婷婷等通过对冠心病患者MPV及L-LPCR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其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因此尽管检测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用来鉴别诊断冠心病及脑梗死,但不能作为冠心病的独立诊断指标,仅可用于辅助诊断。

    进一步分析三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发现,冠心病病组、脑梗死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比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或0.01),提示脑硬死、冠心病患者均存在高黏血症症状,可能与细胞浓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强、变形能力弱有关[8-9]。由此可见,同时检测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黄宁生,梁伟健.4318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126-127.

    [2]吴为强,杨梦,吕蓉,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MPV、PDW 和RDW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6):759-760.

    [3]简崇东,毕桂南.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发病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1,17(4):569-571.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296.

    [5]曾婷婷,殷欢,陈姣,等.血小板参数在中老年冠心病及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防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173-1175.
, http://www.100md.com
    [6]邹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2):1467-1468.

    [7]白丽虹,吴玉林.脑梗塞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研究[J].首都医药,2011,22(2):32-33.

    [8]刘久波,何国厚,杨青山,等.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泵活性与血液流变性的相关性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00,10(4):44-45.

    [9]王晓芳.血细胞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86-5089.

    (收稿日期:2014-08-24) (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何坤峰)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